这本在美流行40年的艺术教育书,用数百件世界名作告诉孩子什么是创造
看点 培养孩子创造力,艺术教育是最好的载体之一。在一本流行40年、再版11次的艺术教育经典著作《艺术形式》中,美国学者列举了从旧石器时代到后现代时期的数百件作品,告诉孩子什么是创造。联想、质疑、观察、交流和试验,适用于艺术创造中的这5个特质,同样值得在孩子小的时候介绍给他们。
文|吴微 编辑|闻琛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很快,中国家长就会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它的重要性好比二、三十年前的英语、当下正在兴起的编程思维——这个新课题就是艺术教育。
▲
瓦西里·康定斯基,《作曲VI》(1913)
我曾看过一篇讲国际化教育的文章,里面有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它说:“那些在国际化教育里是主科的课程,比如艺术、音乐和体育,在我们学校里都是‘副课’。”
如果没有比较,这句话也很容易被我们轻轻放过:文化背景不同,在彼是必修,在我是副课,有什么问题?
有问题!尽管现在可能还不明显,尤其是我们为人父母者还跟着升学焦虑的心态只关注某一学期的成绩起落时,这个问题的确很可能被遮蔽在视线之外。
去年春天的时候,我电话采访了一个美国一线大学的前招生官,谈到南加州大学的“全球50人领袖计划”,slogan是“寻找下一个乔布斯”。项目内容大致是在本科阶段成立了一个资源和奖学金都特别优厚的“班级”。资源优厚到什么程度?如果你要做社交媒体,学校大概能把扎克伯格请来给你做项目指导。
当然招生条件也很高端,学生至少要拿出一个初创项目来申请。
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项目?对方回答我说,因为学校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跨学科地培养学生三种未来最重要的能力:计算机技术、商业运营和艺术设计。
前面两个我懂,但“艺术设计”的确是通过那次采访闯进了我对教育的认知域。想想苹果电脑吧!对,艺术设计很重要。
苹果当然是先锋,但下个世代,设计感就会是“标配”。
▲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管乐手》(1983)
想明白这一点,你突然觉得国际化教育对艺术的重视多么理所应当:
在IB课程的6大课程组别中,视觉艺术是其中一项,
在美国举国推行的STEM课程中,最后加进去一个A(ART),变成STEAM。
这些,都绝不是轻量级的“附加部分”。
这个时代的孩子应该如何学艺术?
在我们固有印象里,搞艺术还是那种壁垒很高、技艺精专的职业,对于什么抽象派、印象派、立体主体……不少家长自己都傻傻分不清楚——在真实生活中似乎也并无实际用处。
但真实情况却是,艺术的应用,早已宽泛得无处不在,而艺术思维,也渐渐与我们生活本身共振在同一个频率上。
因为在人类历史的某一时刻,艺术家们几乎涉及了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常规到禁忌、从世俗到宗教、从敌对矛盾到精神升华,艺术无处不在。艺术创造是对生命的一种回应,通过创造,我们让生命变得更加丰满。
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的美国学者帕特里克·弗兰克(Patrick Frank)在回答“为什么要学习艺术”这个问题时,讲了上述一段话,并将这段点评写进其所著《艺术形式》一书的序言中。
“某一时刻”这样的虚指让人浮想连篇,比如新旧石器时代、比如在希腊、雅典、巴比伦和中国创下诸多艺术奇迹的黄金时代,比如文艺复兴,或比如正在飞奔向未来的当下……每当社会循环到无比重视人的独特属性的时代,艺术就会大爆炸。
这个独特属性,就是人的创造力。
而每当这样的时代来临,艺术往往不会以一种旧有的、学院派的形式出现,它会紧贴生活、呼应人的真实体验,在各种不同的细节中闪现出来;我们生活中迎面遇到的每一张招贴、每一场电影、每一帧照片、每一幢建筑,都在表达“艺术”。
▲
奥斯卡·费钦格,《圆圈》,电影剧照
作为美国流行了40年的艺术教育经典范本,《艺术形式》再版了11次,探讨了旧石器时代到后现代世界的各式艺术形式,在其中探索什么是创造力:“仅仅新颖是不够的,创造力是创造有价值的新事物的能力。”
《艺术形式》是一本奇妙的书。它看起来具有一种学术著作的外表,严肃厚重,多达667页;但是从第一章开始,它就亮出那些令人脑洞大开的作品和见解,打破你心中沉积已久的对艺术的畏惧之心。
▲
斯科特·斯尼布,《生物恋》应用程序(2011)。比约克专辑主屏幕
在序言中,弗兰克便开宗明义说到,这本书的“首要目的”是打开学生的眼界,让他们饱览丰富的视觉艺术;其次便是教学生将艺术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去体验、去理解,去领会艺术传递出的理念:艺术的创新形式,如何更好地表达、塑形我们的人生。
这本书事实上是美国大学生的教科书,但如果你不把它当做教材去看,而当作一场关于艺术的奇妙旅行、一场关于艺术观念的头脑风暴,你满可以让在孩子更低龄的时候向TA介绍这本书。
比如书中收录了一个三岁孩子画奶奶的作品和那些所谓“素人”(非艺术专业的人)的手工作品,能一下子让孩子意识到,原来艺术创作并非多么高深莫测的事情。
▲
左图:阿兰娜(3岁)《奶奶》
右图:《费城电线人》,不知名素人用电线包裹垃圾和其他小物件组成
那么艺术创造可以从哪里开始?弗兰克也给出十分明确的界定:
联想:将看似没有联系的领域关联起来的能力;
质疑:不断对现有事物发起挑战,对事物如何发展至今,又将如何发生改变及改变的原因提出疑问;
观察:仔细观察世间一切,不施加评判,以获取新见解和新举措;
交流:即使与他人观点差异甚大,即使他人所擅长的领域与此并不相关,也乐于交流与学习;
试验:通过试验、建立模型和拆解来探索新的可能性。
你看,这五点是不是也适合其他一切领域的创新,原本就该是从小介绍给孩子的思维方式?!
这本“艺术专业书”的脑洞,还不止于此!
哪里可以获得此书?
点击下图 即可购买
▼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